剧本杀是干什么的 https://www.td010.com 文\棠唐、江左梅娘 高尔基曾说: “一个人需要的东西愈少,他的幸福就愈大;一个人的愿望愈多,他的自由就愈少。” 小时候不明白这个道理,那个时候总以为,拥有的越多,幸福就越多;长大了以后才明白,如果你不知足,那么想要的越多,痛苦也就越多。 是的,一个人的痛苦,往往来自于太多的欲望,以致让心灵承载了过多的负重,而真正的幸福,不是堆金积玉,应有尽有,而是简单知足,恰到好处。 所以,中年以后,请选择“低耗”的生活模式,清减生活,素心而行。 01.不为情绪所困 朋友惠子大学毕业后换了两家公司,工作上一直不如意。 最近,她又换了一家新公司,仍然是闷闷不乐。 我问其原因,她说:“我觉得公司的同事们老是针对我,领导也故意刁难我。” 我安慰她说:“你想多了吧,你刚到新公司,大家又没什么过节,怎么会这样呢?” 惠子给我举了几件事情来证明。 她说,领导和几个同事吃火锅聚餐,却没有叫她;同事们在茶水间聊天,她刚进去,他们就散了。 过节发礼物,给同事们发的是耳机、保温杯,但是给她的却是口红;加班熬夜写的调研报告,领导看了却说,深度不够重写;给同事发信息,很长时间才回了一个“嗯”字…… 听惠子噼里啪啦地讲完后,我这样开导她。 我说,很多时候,一个人的苦恼,有时候可能都是自己凭空臆想出来的,事实却并非如此。 聚餐没叫你,也许是领导跟几个同事的临时起意,他们压根没有考虑太多。 礼物不同,也许是领导考虑你是女生爱漂亮,所以特意选择了口红给你。 领导让你改报告,也许是故意在打磨你,激励你做得更好…… 而同事嘛,如果是晚上的话,他真的有可能没有看见呀。 作家刘娜说过: “情绪是一把枪,当我们扣动情绪的扳机时,枪口其实是对准了自己。” 没错,在还没有搞清楚状况的时候,就开始胡乱猜疑、情绪内耗,那真是想太多了,自然会让自己身心俱疲。 而其实,在没有得到真正的原因前,与其把精力耗费在细碎无益的小事上,还不如多多关注好内心,提升自我。 唯有当你跳出负面情绪的牢笼,把投放在鸡零狗碎上的注意力,收回到眼前重要的事情上,你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经营好更好的自己。 02.不为社交所扰 余秋雨曾坦言: “在人际交往上,经常减肥排毒,才会轻轻松松地走以后的路。” 人这一生,来来往往。在表面上,高朋满座,朋友万千;可实际上,志同道合、同甘共苦的朋友并无几人。所以,人没必要为了社交而刻意编织人脉。 网友老杜分享了一件事情。 老杜的一个朋友叫阿凯,他为人豪爽,喜欢参加各种酒局。各种朋友的聚会,他从不缺席。 阿凯经常吹嘘自己认识许多上市公司的领导。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:“人脉就是钱脉。” 前几天,阿凯参加聚会时,喝酒喝多了,胃出血住院了。老杜听说后,买了营养品去医院看望他。 老杜走进病房后,看见阿凯精神萎靡、面容憔悴,全然没了往日的精气神。病床旁只有他老婆一个人在陪着他。 见到老杜,阿凯感慨,还是老朋友惦记自己。 听了他的话,老杜很疑惑,因为他觉得阿凯认识的人很多,不至于如此门可罗雀。 阿凯则摇摇头,叹了口气说:“遇到事儿才知道,都是些酒肉朋友,根本靠不住。” 阿凯说,前两天,公司的项目发生了问题。他还想联系这些好友寻求帮助。然而,他打了一圈电话,不仅没人愿意帮忙,甚至有人连电话都不接。 直到这时,他才发现,自己眼中固若金汤的关系,其实是不堪一击的。 是的,成年人的交情,不是靠几次酒局就能建立起来的,它取决于你的价值。 与其耗费精力维系无用的社群圈,不如沉淀自己,提升自己,让自己拥有更大的价值。 你若真的有足够的价值,会有人主动和你结交;你若没有价值,刻意地去维系人脉,只会耗时耗力、收获甚微。 古语道: “以利相交,利尽则散;以势相交,势败则倾;以权相交,权失则弃;唯以心相交,方能成其久远。” 是的,大部分和你相熟的都是利益之交,我们没有必要把他们放在真正的朋友的行列里,也就不必对他们寄予太高的奢望,而那些在我们低谷时候,一直陪在我们身边的,才是我们真正的朋友,把他们放在心底好好珍惜,就已足够。 03.不为往事所忧 听过一句话: “别和往事战斗,我们都不是对手。” 一个人,如果陷在往事里无法自拔,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。 在电视剧《以家人之名》中,陈婷和凌和平一家四口,原本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,直至意外的发生。 有一天,陈婷外出打麻将,将凌霄和妹妹反锁在家,结果妹妹吃核桃被噎致死。 女儿意外去世后,陈婷不仅不反省自己的问题,还把所有的怨恨,全都发泄到了丈夫和儿子身上。 她几乎每天都要在家里吵闹,责怪丈夫不顾家,谴责凌霄害死妹妹。 家里的气氛逐渐变得令人窒息。丈夫不爱回家了,凌霄也越来越沉默了。最终,一个好好的家破碎了。 陈婷的悲剧就在于,她把自己困在了往事中,不断地制造新的痛苦,结果是伤人又害已。 往事已成定局,既然无法改变,那就勇敢接受,抬头往前看。 莫言在一次演讲中,曾提及一件让他痛苦的往事。 小时候,他跟着母亲去地里捡麦穗,被看守麦田的人抓住了。看守人狠狠地打了母亲一个耳光,还抢走了他们辛苦捡到的麦穗。 看着母亲孤苦的身影、流血的嘴角,莫言的心碎了。 多年后的一天,莫言和母亲在集市上再次遇到了那个看守人,他已经变成了一个佝偻的老人。 莫言怒从心起,准备冲上去揍他一顿。 母亲一把拉住了他,轻声地说:“儿子,你看错了,这个人不是当年打我的那个人。” 莫言看着母亲坚定的神情,瞬间明白了母亲的苦心。 其实老头儿就是那个看守人。但事情已经过去了,母亲不希望他还记得那些痛苦的记忆。 梭罗曾说: “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下,他就越是富有。” 人心就像一个小仓库,若是堆满了怨恨,就腾不着地方安放幸福。 所以,面对往事,学会放下,才能让心灵轻盈;学会释怀,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。 04.不为得失所缚 庄子曰: “得而不喜,失而不忧,知分之无常也。” 意思是说,得到了,不沾沾自喜;失去了,也不再忧心忡忡。 人生中的得失,总是相伴而生,循环往复。得失如福祸相依,坦然待之,方能从容。 苹果公司在创立之初,有三个创始人,韦恩是其中之一。 但没过多久后,韦恩选择了辞职。他将自己持有的股份,以8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乔布斯。 后来,韦恩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工作,虽然收入不高,但却乐在其中。 40多年过去了,苹果公司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一跃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。 而韦恩当年卖掉的股份,估值已高达800亿美元。 有记者问韦恩: “你为当初的选择后悔吗?如果当年没有卖掉股份,你现在就是一个超级富豪了。” 韦恩笑着回答: “离开苹果公司,我从未后悔过。虽然失去了财富,但我却拥有了无价的健康。” 如果韦恩当初留在了苹果公司,也许他会和乔布斯一样,经常熬夜加班,而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。 选择离开,韦恩虽然失去了成为富人的机会,但他却有了更多的时间锻炼身体、享受生活,收获了比财富更宝贵的健康和快乐。 是的,作家亦舒说: “有得有失,才是人生,切忌忿忿不平。” 人活一生,总是在得失之间徘徊。面对得失,我们不要纠结计较、患得患失,而要“风物长宜放眼量”,泰然处之,唯有这样,你才能拥有生活中更多的美好。 当你学会用平常心看待得失,你会发现,所有的失去,终会以另一种惊喜回到你身边。 05.梅娘说 苏轼有诗云: “人间有味是清欢。” 清欢,是生命的减法,是删繁就简的低耗生活。 生活简单,才能自由洒脱;内心宁静,才能由衷幸福。 学会好好爱自己;不为情绪所困; 远离低质量社交,不为社交所扰; 放下痛苦朝前看,不为往事所忧; 保持平常的心态,不为得失所缚。 在余生淡淡的烟火中,愿我们都能轻装前行,邂逅人生更美的景致。 -END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