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人能猜到马斯克计划做些什么。 半年前给特斯拉车机换装PC级AMD锐龙处理器,看似非主流,其真实目的,马斯克刚刚“不经意”透露: Steam平台即将移植特斯拉车机! 你的特斯拉,很快就会变成名符其实的移动游戏厅。 用户有兴奋不已的: 也有持怀疑态度的: 但如果只从娱乐层面讨论马斯克上车AMD、移植Steam,那就太低估他了。 马斯克一开始,就没想像其他车厂那样仅仅做一个“流畅”的车机,而是下一盘大棋: 自动驾驶实现后,车就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移动空间,而人在这个空间里的时间怎么打发,可能性太多。 游戏、显卡、脑机接口、元宇宙… 这是个无比巨大的生意。 移动游戏厅成真 马斯克说: 希望车主未来能够在车上玩到所有的Steam游戏,这更符合长期利益。 这个“利益”,既包括车主的使用体验,当然也包括特斯拉的商业利益。 马斯克其实很早就有将游戏移植到特斯拉车机上的想法,而且也这么做了。 目前就算是没有Steam平台,特斯拉的车机上也移植了《巫师3》、《超级马里奥》系列、《星露谷无语》等游戏。 理论上只要特斯拉车机性能足够支撑一款游戏,车主迟早就能在车里玩上。 只不过,市面上的游戏那么多,要逐个移植到特斯拉的车机上,成本太高。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游戏平台引进到特斯拉车机上,而Steam作为多平台、用户量庞大的游戏平台,是特斯拉最好的选择。 能给用户带来的,自然是多达5万款游戏,包括像《巫师》、《赛博朋克2077》、《艾尔登法环》这样能用手柄操作的3A大作。 也包括能直接使用特斯拉方向盘操作的《地平线5》之类的热门赛车游戏。 充电不再无聊,等待不像坐牢,相信大部分特斯拉车主都会心动。 另一方面,对于马斯克来说,特斯拉变成移动游戏厅,接下来就能顺理成章上线专用手柄等等硬件;而凭借特斯拉的用户量,马斯克也能一边和游戏开发商、平台谈“加盟”,一边向用户收取“订阅费”。 不得不说,马斯克的商业算盘,很精明啊。 而支撑马斯克游戏梦的基础,就是这款PC级的AMD锐龙处理器。 具体搭载AMD哪一款处理器,特斯拉没有细说,不过外国极客专门拆了一台车机来验证: 右侧最大的一颗芯片就是AMD锐龙嵌入式处理器,其编号为YE180FC3T4MFG。 根据网友归纳的AMD命名规则,特斯拉上的AMD处理器能确定的信息有:锐龙嵌入式V1000系列;4核心CPU,并拥有4x512KB二级缓存,4MB三级缓存;属于AMD 2019年推出的第九代APU架构,意味着其采用12nm制程。 AMD的APU架构,最主要特征是将处理器和独显核心集成在一块晶片,把CPU擅长的精密标量运算与传统上只有GPU才具备的大规模并行矢量运算结合起来,体积小能耗低,大幅提升电脑运行效率。 车机玩游戏,的确比手机芯片出身的高通8155强。 不过,AMD作为车机处理器,在当下智能汽车中仍是一个“非主流”选择。 马斯克这么做,仅仅是为了把特斯拉变成移动游戏机吗? 选择AMD,是为了抛弃AMD? 马斯克解释过为何要在车机上使用AMD处理器:随着FSD能力越来越强,用户在车内被解放的自由时间也越来越多,车内娱乐功能就变得无比重要。 AMD上车顺理成章,Steam移植也顺应“玩家”期望。 不过这件引入供应商就能解决的事,马斯克却还有一条业务线同时在做。 西雅图目前已经有一支团队在做游戏平台的搭建,产品叫做Tesla Arcade,定位和Steam完全相同,只不过现在并没有太多游戏厂商入驻。 而目前特斯拉还在抓紧招人,打算在得州奥斯汀总部再建立一支游戏团队,具体职责现在还不清楚。 不过其中的职位,泄露了“天机”: 图形渲染工程师,最好是OpenGL/DirectX专家,而不是仅仅将这些工具当黑盒使用。 这样来看,马斯克上车AMD,可能根本不是为Tesla Arcade这个不太成功的平台铺路。 更合理的推测,也许是马斯克开始提前布局自研显卡。 这样的推测,论据支撑有三点。 首先在于特斯拉已经有自研FSD处理器的成熟经验。而自动驾驶芯片,90%的底层单元都是计算单元,其能力本质上就是图像分析处理,基础和显卡相同。 这也是为何现在英伟达能统治自动驾驶芯片市场的根本原因。 第二点在于GPU研发能力,特斯拉不但有,而且不弱。因为特斯拉背后还有自研Dojo超算支持。Dojo本来就是为处理图像数据的超大模型迭代提供算力,把Dojo研发积累的架构、经验,用来开发消费级GPU,当然不在话下。 最后一点则更“诛心”。 与其说特斯拉认为“AMD YES!”,倒不如说只是暂时借用一下它CPU和GPU集成的优势和较为领先的能力。 等自研GPU成熟,特斯拉抛弃AMD,可能就是分分钟的事,就像当年FSD量产后抛弃英伟达一样。 特斯拉如果真的推出自研显卡,会是什么样的? 大概率不是和老黄、苏妈正面竞争的同类产品,而是更加偏向智能汽车架构的专用GPU,体积更小、能耗更低,同时满足车规标准,而在软件支持层面,则完全融进特斯拉的电子电气架构。 甚至可能和FSD自动驾驶芯片合二为一,真正实现“中央集成式”智能架构。 无论从智能汽车的技术演进路线,还是马斯克对成本、供应链的严格要求,这样的推测都更合理。 而一旦特斯拉成了一个移动的“超级终端”,马斯克能做的梦就更大了。 元宇宙?马斯克笑了 马斯克还能做什么梦? 往大了想。 去年年底,正是Facebook改名,元宇宙概念爆火的时期。 马斯克当时接受采访,也发表了对元宇宙概念的看法。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会相信元宇宙这个东西。我不相信人们会放弃物理世界而用虚拟世界取代它。 谁愿意整天把脸贴在一块“该死”的屏幕上呢? 大部分解读都认为这是马斯克在给元宇宙、VR泼冷水。 但都忽略了马斯克说“该死的屏幕”还有后半句: 除非是用脑机接口的方式进入。从长远来看,一个成熟的Neuralink可以让你完全进入虚拟现实。 马斯克根本不是不相信元宇宙,而是要重新定义元宇宙。 “黑客帝国”才是马斯克追求的元宇宙形式。 而把人类连接进虚拟世界的终端,还有什么是比特斯拉更加现成、合适的吗? 从利用开源的Linux自研车机系统开始,到自研FSD处理器,再到今天尝试自主搭建车载生态,以及呼之欲出的GPU,马斯克在特斯拉上实践的一切,是一盘普通互联网企业、车厂都难以想象的大棋: 一个连接虚拟和现实,提供娱乐休闲功能的超级终端。 至于“出行”,不过是它最基础甚至不足以成为亮点的功能罢了。 说到这里,好像无意间解答了另一个疑问: 腾讯的智能汽车业务,主打智能座舱,结合腾讯优势业务来看,逻辑也就无比清晰了。 核心是看好自动驾驶成真后,人在车里的时间本质成了一种财富和资源。 用户花时间玩谁家的游戏,看哪个平台的内容,其背后的公司就能产生更多利益。 所以对做游戏、做内容的公司来说,提前卡位的最好方法是拥有座舱话语权。 而另一层面,主机厂只有充分利用好座舱,在内容娱乐上有一席之地,也才能有更长尾的商业模式。 不然光靠卖车,能赚多少钱? 最后的最后,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腾讯谁先实现,把你的大脑连入车机,实现真正的“人车合一”,仍然是一个极其大胆的举动,你愿意吗? 电话号码数据 https://www.latestdatabase.com/zh-CN/phone-number-list/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